欢迎光临:福建省委教育工委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站内搜索
学术动态
About Us
《易经》与通识教育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0日 09:36

《求是》理论网 201381

朱 银 端

 

  《易经》作为万经之源,它的起点很高很全,大多数人都认为《易经》晦涩难懂。但事实上,《易经》中所讲述的宇宙万象与人的伦理道德有相通之处,是与生活实际极为接近的。

  《易经》的卦象及易理蕴涵着许多人生的智慧。在《易经》中,人是万物之灵,人的命运是动态的,随时都在改变。《易经》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天地是定位定规的,万变不离其宗。“有例行,也有例外”。人是需要不断增长见识的。《易经》的八卦是人类最早的共识,易理是《易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经》揭示了自然界运行规律,也揭示了自然界运行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的相通之处。在《易经》中,敬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敬重圣人,是从中学到道理。敬重在《易经》中也是指“人应该有所畏惧,不能为所欲为”。人生要经历更多磨炼才能更加成熟。《易经》中指出自然界生生不息,人也需要不断奋斗,静止就是死亡。

  在中国人的哲学中,“合理就好”这四个字,其实就是一种人生智慧。《易经》八卦的360度空间总是处于合理的位置,《易经》的卦象虽然千变万化,但是又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选择合理时机很重要,定位也很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容易,了解自己很难。人把自己的状况悬挂起来当做镜子观察,可以起到旁观者清的作用。在中国人看来,道德是最高的信仰,人的德行可以感动天地;在西方人看来,做事是科学,做人是宗教。中国人认为,邪不压正(正气、气壮)。《易经》强调,此时此地,应变得宜(时、位、性质)。所以,《易经》告诉我们:“人要减少欲望,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易经》还告诉我们:人要虚怀若谷。因为人有看得见的地方,也有看不见的地方;人都是太极,一阴一阳之谓道。要在运动中把握平衡,人要在平衡与不平衡之中把握平衡。

  《易经》蕴涵着这么深刻的人生智慧,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因此,这几年,在德育过程中,我们不断把《易经》中那些做人的基本道理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给大学生。没想到,《易经》的智慧竟然牢牢地吸引住“90后”的大学生,许多学生非常期盼这样的讲座。

  的确,《易经》的起点很高也很全,《易经》既不是迷信,也不是宗教信仰,而是告诉我们许多中国人的智慧。我们知道,在中国,教育的本源就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教人做人”的学问。培养人才首先要培养人,“人才”首先是“人”。

  实际上,不仅学生要学习《易经》的智慧,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与领悟《易经》的智慧。学习《易经》的过程,也是一场师生一起学习的神秘与玄妙的文化之旅。

  将传统文化精华以恰到好处的通识教育形式展现,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修炼与教导,对于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所需要的智慧,甚至对于他们当下生活所需要的智慧,都会是很有裨益的,也是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生活德育”。

  虽然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原因,《易经》、《道德经》、《论语》等中华文化经典被现代化教育取代与改变了,但笔者非常期望通识教育在我们的教育组织过程中慢慢被重视起来,并逐步地把它纳入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中。因为文化的价值不但是一个软实力问题,也是一个硬实力问题。

   

(作者:华侨大学教授)
文章链接:http://www.qstheory.cn/kj/kjbw/201308/t20130801_255096.htm?bsh_bid=311083712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

地 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 邮编:361021  电 话:0592-6167128 版权所有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闽ICP备05005476
   Copyrights 2006-2016 ZNDAT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