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路强受邀来到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带来一场主题为“智能工具的劳动替代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术讲座,为师生们送上兼具学科深度与现实价值的知识盛宴。
路强教授凭借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紧扣时代智能化发展潮流,聚焦社会现实问题,深入剖析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智能工具对人的影响。他指出,社会分工固化促使人类活动从“劳作”转向“工作”,当下工作的根本目的演变为“谋生和认同”。同时,深入阐述异化劳动引发的社会焦虑,强调在资本逻辑的框架下,工作价值被货币衡量,背离人的类本质,沦为受资本支配、仅为获取工资的活动。此外,路教授还从多个维度解读了智能工具的独特优势,倡导让智能工具服务大众,推动社会发展。

讲座尾声,路强教授提醒我院师生,要利用工具开辟更为广阔的劳动空间,使人类摆脱体力意义上的工作束缚,实现产品的合理化分配,让智能工具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现场师生纷纷表示,这场讲座拓宽了自身的理论视野,启发了马院学子对未来社会的思考,增强了大家对发展前景的信心。
(初审:唐新;复审:林益萍;终审: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