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福建省委教育工委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站内搜索
学院新闻
About Us
石榴花开籽同心 童笔共绘中华情 ——华侨大学携手集美二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1日 15:11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稚嫩而坚定的童声在集美二小的课堂里响起,这是华侨大学师生们正带着小学生们一起歌唱《爱我中华》。328日,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轻骑兵宣讲团携手新传学院港澳台学生一起走进厦门市集美第二小学,开展以“福籽同心爱中华”为主题的“大思政 小课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题活动。通过生动的课堂互动与实践创作,两校师生共同书写了一段民族团结教育的暖心篇章。

活动以“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主线,大学生们通过鲜活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事迹,向小学生们讲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篇章。从文成公主进藏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草原英雄小姐妹到当代民族团结模范的感人事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互动问答的形式,引导孩子们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内涵。课堂上,小学生们发言踊跃,欢笑不断,二年级学生杨欣语在课后分享道:“原来我们每个民族都有这么多温暖的故事,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实践环节中,华侨大学师生还带领小学生们动手制作“个人文化名片”。孩子们用彩笔绘制民族服饰、特色建筑,并在卡片上写下对各民族文化的理解。活动现场创意不断:港澳台同学或指导孩子用金色贴纸勾勒紫荆花轮廓,或将澳门大三巴与厦门双子塔并置,或用熊猫贴纸象征两岸亲情。一幅幅充满童真的作品,展现了孩子们对“美美与共”的独特诠释。集美二小蔡老师评价:“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民族团结的种子真正扎根在了孩子们心里。”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孟玲洲表示:“把大学课堂延伸到小学校园,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的创新探索。”集美二小副校长在活动总结中高度肯定:“大学生们用青春热情点燃了小学生的求知欲,这种跨学段联动的教育模式,为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生动案例。”

据悉,本次活动是华侨大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项目的重要实践,将共同体理念转化为儿童化表达,让港澳台青年与内地儿童共同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未来,两校将继续深化合作,通过更多富有创意的教育活动,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青少年心田绽放得更加绚丽。


(初审:郑烨轩;复审:张晓岚;终审:王强)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

地 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 邮编:361021  电 话:0592-6167128 版权所有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闽ICP备05005476
   Copyrights 2006-2016 ZNDAT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