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福建省委教育工委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站内搜索
学院新闻
About Us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部召开新学期期初集体备课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1日 14:46

8月30日下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部召开新学期期初集体备课会。老师们围绕以下中心议题展开讨论: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2、进一步深化《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改革,推进“行走的思政课”改革,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研讨如何让《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得到学生的真心喜爱,提高学生的获得感。

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思政课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将全会蕴含的丰富内容、核心思想、科学内涵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充分发挥其精神价值引领和精神塑造的育人功能。深化《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改革创新,将全会精神真正转化为新时代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为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撑。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之一,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责任。教师要先学一步,全面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原原本本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等重要文献,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成就,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同时,要找准全会精神与思政课的契合点。要将全会中党的创新理论及时有效地融入教案、讲义和教学内容中,不断增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吸引力。要让大学生明确当代青年的时代使命,自觉地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中,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书写壮丽的青春篇章。

推进“行走的思政课”改革,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积极作用,实践教学紧贴学生思想实际。充分利用泉州南安市蓉中村大思政教育基地,通过参观、走访、调研等多种手段,深入学习党和国家改革创新的生动案例,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成就。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

地 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 邮编:361021  电 话:0592-6167128 版权所有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闽ICP备05005476
   Copyrights 2006-2016 ZNDAT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