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思明区教育局、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莲前小学、厦门外国语学校瑞景分校共同承办的“寻脉匠心非遗,根植文化自信——思明区‘大思政课’建设成果交流展示”在莲前小学校园里如火如荼地开展。

(“轻骑兵”宣讲团学生代表于莲前小学合影)
华侨大学“轻骑兵”宣讲团一行走进莲前小学,共同参与这场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文化盛宴,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在莲前小学主会场——“我是非遗推介人”环节,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轻骑兵”宣讲团成员刘鑫,作为第四位“非遗推介人”,开展了题为《从非遗——清明,说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的主题宣讲,向同学们讲述了清明节的由来和文化,一起探讨了清明节的意义,让学生知道不要忘记自己从哪里出发、为什么出发。
宣讲活动收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保护好、传承好这一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照亮民族前行道路的明灯。

(宣讲团副团长刘鑫开展“非遗文化”主题宣讲)
与此同时,“轻骑兵”宣讲团成员郑烨轩,在五年四班开展了题为《穿越千年的中式美学》的主题宣讲,通过讲述中华传统簪花文化,和同学们一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同学们领悟传统文化之美,筑牢优秀传统文化自信。

(宣讲团副团长郑烨轩开展“传统美学”主题宣讲)
“轻骑兵”宣讲团成员黄月凤,在五年级七班开展了题为《赏诗词之美·树文化自信》的主题宣讲,通过带领同学们体会诗词中的美,感悟诗词中体现的情感和哲理,让同学们认识到诗词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作用,进而使学生认识到我们诗词文化的现代魅力。

(宣讲团副团长黄月凤开展“诗词文化”主题宣讲)
“轻骑兵”宣讲团成员徐华楠,在五年级五班开展了题为《播种一颗石榴籽,守护民族团结花》的主题宣讲,通过课前猜谜语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用此谜语贯穿整堂课,以民族团结、民族精神及民族政策串联开来,既让学生们了解到民族团结的相关知识,也让学生们感受到“各民族一家亲”的生活具像化。

(宣讲团成员徐华楠开展“民族团结”主题宣讲)
“轻骑兵”宣讲团成员龙慧敏,在五年级二班开展了题为《播种一颗石榴籽,守护民族团结花》的主题宣讲,通过讲述民族团结、民主政策与各民族之间的真实故事,让同学们了解到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习俗魅力,领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会怎么做到维护民族团结,感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宣讲团成员龙慧敏开展“民族团结”主题宣讲)
多场主题鲜明的宣讲活动一致受到同学们的热烈响应。“轻骑兵”宣讲团成员们也表示,通过深入选题、积极备课、反复磨课再到最终讲课,是将学习理论转化为实际教学的生动实践,不断磨练本领,提升自我,收获颇丰。
活动最后,“轻骑兵”宣讲团团长马智钰代表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轻骑兵”宣讲团师生,同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组成员、市文化馆原副馆长黄念旭共同启动了“小小非遗推介人”活动。号召广大师生们争做非遗推介人,将立文化自信于根,将文化传承于心,做文化创新于行,挺起民族脊梁,共同书写新时代的华章。

(“小小非遗推介人”启动仪式合影)
华侨大学“轻骑兵”宣讲团牢记时代使命,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学深悟透,身体力行,持续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我们坚信“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