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福建省委教育工委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站内搜索
思政课教学
About Us
【同心风采】朱银端:港澳台侨学生的文化认同国际化教育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5日 15:20

2022年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ttps://www.chinaooc.com.cn)启动,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教育系统要以“应用为主、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为总要求,坚定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高水平的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一要把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成教育提质增效和改革发展的平台,实现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和教育现代化的平台。二要打造一所永远在线的网上课堂,有效抗击疫情对教育的影响。三要坚持自立自强,强化效果导向、服务至上,创新高校教育改革。四要守正创新,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推动共建共享。汇聚众力、广集众智,协同发展、共建共享数字社会。五要坚持高水平开放合作,打造国家品牌。加强国际交流,探索数字治理方式,努力成为智慧教育的国际引领者,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汇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优质课程资源等,我校有69门课程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作为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为办学方针,以“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为办学宗旨的华侨高等学府,华侨大学既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也肩负着为港澳台侨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使命。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港澳台侨学生的通识教育,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努力建设港澳台侨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通识教育课程,开展港澳台侨学生喜闻乐见的通识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2012年华侨大学成立了通识教育学院,其后应邀加入了“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联盟”,以探索构建具有侨校特色的全方位、多类型、多层次的通识教育体系。

基于这样,华侨大学开展了“港澳台侨学生通识教育课程系列教材”编写工作,推动了学校港澳台侨学生教育和培养工作迈上新的台阶。本套系列教材包括《大学与青年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当代世界与中国》 《中国百年复兴之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法律基础》6 本,教材已经陆续出版了。



教材是人才的基础工程,也是教学的基础。编制一套符合港澳台侨学生的知识背景、尊重港澳台侨学生的群体差异、满足其全面发展需要的通识教育课程系列教材,对于提高港澳台侨学生的教育站位和教学质量,增强港澳台侨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完善其人格发展和道德品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022年3月朱银端主编的《大学与青年发展》(中文版)在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教材的海外版出版也在进行中。

华侨大学重视港澳台侨学生的思想文化认同教育港澳台侨学生的文化认同的国际化教育在课堂,也包括线上课堂。教务处组织各种系列的教学项目和精品在线课程建设项目,包括教材、精品在线课程、一流课程等项目。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11月,朱银端作为课程负责人主讲的《大学与青年发展》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福建省一流本科课程(港澳台国情教育专项)2021年9月,该课程在“学堂在线”、智慧树、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学习平台)等上线并获得教育部和清华大学的上线证书。2022年3月朱银端老师主讲的《大学与青年发展》课程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青年是世界文明传承的重要力量,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高校具有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在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争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促进青年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材承担着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的职责,编好教材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神圣使命。

教育信息化,是世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趋势,也是扎根中国办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进一步的重点工作是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加深港澳台侨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认识,开展研究型教学;二是加强对港澳台侨学生的文化认同的教育与研究,加强对港澳台侨学生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的培养;第三是加强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教育,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对原理和方法用生动的中国故事加以阐述。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

地 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 邮编:361021  电 话:0592-6167128 版权所有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闽ICP备05005476
   Copyrights 2006-2016 ZNDAT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