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福建省委教育工委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站内搜索
学院新闻
About Us
【学风建设系列报道之二十五】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学风建设要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8日 16:29

编者按:去年,我校印发的《华侨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校风建设的重中之重。今年是学校“学风建设年”,围绕学风建设,各学院有何深入的思考?有哪些奇思妙招?华侨大学报推出学风建设系列报道,介绍各学院塑造良好学风的措施与成效。

   12月22日下午,记者前往马克思主义学院,准备就学风建设问题采访该院院长、党委书记林怀艺。走过该院资料室,记者发现,几名研究生正在里面认真阅读,为撰写论文查找参考文献。

  虽然建院时间不长,但马克思主义学院从建院伊始就在两校区开展资料室建设,目前已有图书上万册。林怀艺告诉记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需要许多经典著作以及期刊杂志,把这些基本的图书资料配备齐全,可以方便学生的文献阅读检索,满足他们做科研的需要,也对学院学风的塑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没有开设本科专业,研究生也只有35名,但学院仍不遗余力地开展学风建设工作。林怀艺表示,学院学风建设工作可以归结为:制度建设保障学风,师德师风引领学风,学术规范强化学风,朋辈示范激励学风,服务管理促进学风。

  今年10月份,在学院召开的党政联席会议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了关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文件完善了“集体领导、点长负责、秘书协调、导师督促、个人自觉”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对学生毕业论文进度安排、参加学术会议、发表论文、参加各种比赛以及申请奖学金等都做了详细说明。林怀艺表示,“文件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学生从一入学就知道自己应该在哪个时间点做哪些事情,不至于产生迷茫情绪。”

  记者看到,在林怀艺的微信联系人中,有一个“华大马院导师群”。他介绍,目前学院总共十余名导师及校外兼职导师都在这个群中。平时,学校、研究生院和学院的重要规定通知,都会在微信群里第一时间发布。此外,导师们也会在微信群里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探讨自己所带或其他学生学术研究上遇到的问题。林怀艺称,“因为强调集体负责,导师们对每一位研究生都负有释疑解惑的责任,这是一种担当,也形成了学院以师德师风引领良好学风的氛围。”

  从学生入学开始,马克思主义学院就引导学生严守学术规范,强调从平时的每一篇论文开始就认真对待,底线、红线不可触碰,尤其引用他人的成果一定要如实加以说明,切忌搞剽窃、复制、改头换面等学术不端的行为。如果有学术不端的行为,一经发现,绝对严肃处理,用严格的学术规范来强化学风。

  2016年,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首届研究生教学能力比赛。决赛时,参赛选手从本科生统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选择一个内容讲授,并回答评委问题;该年,学院还举办了首次“政治哲学读书会”活动,每周六在泉州校区和厦门校区轮流举办,邀请相关专业学者、青年博士来院作学术报告,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寻求校际交流;本学期,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主题,学院举办了征文比赛,要求全体研究生参加;本周,马克思主义学院又举办了“致敬时代 诵读经典”活动,邀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工学院、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学生与本院学生一起,精选20多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等进行诵读,并请名家进行点评、颁奖;明年1月份,学院还将推出学术刊物《新时代》,选登学生优秀论文,作为大家互相学习探讨的平台……

  “多种第二课堂活动的举办既有一定刺激性的竞争,又形成了朋辈互相示范作用,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一方面我们强调相互比拼,另一方面也注重团结互助,这就是朋辈之间的一种激励。”林怀艺表示。

  在以服务管理来促进学风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门配备专职的研究生秘书,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确保研究生的服务保障走上正轨。另外,学院还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部分通识教育课的教学任务,为此要求老师坚守好三尺讲台,完整、准确地传播党的主流意识形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林怀艺介绍,在完整准确讲授的同时,学院要求老师注意结合当代青年的特征,用生动活泼贴地气的方式,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理论。

  “学风建设在学校的整体工作当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个常态化规范化的工作。专业课教师一定要把学风建设当作教师使命的一个重要任务,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负担。”林怀艺如是说。

  他认为,优良的学风建设,最终的目的是要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就是引导大家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当代价值等的研究;出成果,就是让教师和学生出教学成果、出科研成果、出社会服务方面的成果;出人才,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今后不管在什么领域都能够独当一面开展工作的人。

   (原载于2017年12月26日第899期《华侨大学报》)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

地 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 邮编:361021  电 话:0592-6167128 版权所有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闽ICP备05005476
   Copyrights 2006-2016 ZNDAT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访问统计: